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干混砂浆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文学类 » 学术会议
  正文内容

刘作毅:2014年4季度水泥市场研判

发布时间: 2014-12-07 12:05:57   工作方式: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从历年4季度看,全国水泥均价仅在2010、2013年涨幅较大,主要受限电、4万亿2.0版的外力推动作用,其余年份涨幅并不大。今年至9月底,大部分地区价格上调力量仍然不足,在前8月表现强劲的华南市场也开始显现疲软,只长三角区域在9月份开始拉涨,但其中主要是企业力量的作用。

“需求平台期”已成为水泥新常态,若今年四季度旺季不够旺,市场将表现得更加严峻。市场上行期,我们关注产能过剩,企业为争夺新增市场空间而竞争;市场下行期,我们关注需求下滑幅度,企业将为生存而竞争。从国际到国内的水泥集团,并非在消极地等待市场吞噬,而是已将眼光放到不久后可能出现市场下行,作出应对。

 

一、根源:产能爆发快于需求增长 对后市形成惯性冲击

在市场成长时期,产能供给大于市场成长和落后产能淘汰速度,因此尽管需求在不断成长,但供给增长大于需求增长,供需关系发生逆转。目前产能增长速度放缓,但也同样需求增速也放缓,过往产能、需求关系走势历程是分析下一步市场走向所要立足的根本基础。

2008~2012年是新增产能投放高峰,5年间向市场投放10亿吨新增产能,占到总熟料产能60%以上。主要“触发点”是2008年4万亿投资催生政府、产业及资本对水泥投资的极大热情,尤其是金融投资者大量涌入,“短期看涨”的股市模式放大了水泥产业中长期的市场前景。

 

笔者根据跟踪新建线信息,在2008年就已向市场释放“产能过剩”信号,并指出其吞噬市场成长期利润空间的风险。

但在4万亿这块“蛋糕”诱惑中,全国新增熟料产能在2008~2010年连续保持27%以上高增速,2010年年度产能释放达到顶峰,当年新增2.6亿吨熟料产能。

此后,随着4万亿投资拉动能量释放,需求动力逐渐放缓,尽管存在区域分化,2011年市场高增长基本结束,整体增速下滑势头出现,新增产能压力加大,投资动力随之下滑,2011年新增产能增速明显下滑,并持续延续。这个时期是产业获利最佳时机,也是控制产能必要时期,期间38号文尽管出台,但却刺激企业产生抢占产能建设“最后时机”的心理,小企业卖批文、卖生产线成了获取利润另一“门道”,钻政策空子。

2005年“浙江水泥”现象出现,其实质是:在市场高成长期,新增产能过快导致供需失衡;随着需求增速放缓,加大供需关系恶化。当时业内热议“浙江现象”,其他地区还都处于市场成长阶段,大都认为浙江只是个别现象,没有采取“硬性”措施。然而2008年后,“河南”、“辽宁”、“湖南”现象相继出现,2010年后,更大范围的西南、西北区域也相继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业内从“始料未及”的震撼逐渐到“见多不怪”的淡然,认为伴随高成长市场的“副产品”就是高供给,其共性就是在市场成长时期,供给增长大于市场成长和落后产能淘汰速度,因此尽管需求在不断成长,但供给增长大于需求,供需关系发生逆转。作为市场风向标的价格率先掉头,好市场往往不到两年价格就开始滑落。

 

产能投放增速远超于需求增长增速

回顾过往几年市场需求(水泥产量基本可视为需求)和产能投放的增长:尽管4万亿拉动市场需求,但产量平均增速也仅为10.2%,而新增熟料增速却高达22.4%,其中“热炒”的西南、西北、华北地区熟料产能增速甚至超过30%。

 

从两者增速倍数关系看,全国熟料产能增长是水泥产量增长的2.21倍。华北由于水泥需求在低位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倍数差别最大,高达3.32倍,这也是近年华北市场表现差根本原因;京津冀市场需求连续3年负增长,高达4.37倍,市场压力更大;长三角对新增产能严加控制,增长倍速最低,为1.37倍。

 

区域供需成长性分析

全国:“十五”期间(2001~2005)熟料产能呈51%高速增长,其中淘汰大量落后产能是动因之一;进入“十一五”(2006~2010),产能仍然以两倍于需求的增速投放,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产能过剩;“十二五”(2011~2015),供需间增速进一步得到改进,但由于前期累计的供给增量对后期市场形成巨大市场压力,需求掉头下行走势已经确立,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只是个案还是会扩展,需要引起关注与警觉。

 

华东:“十五”期间,浙江地区率先出现产能过剩,“十一五”供给增长受到抑制,但仍然略大于需求增长,“十二五”进一步控制供给,供需增长速度基本平衡,但由于前期供给基数较大,市场仍处在消化之中。

东北:“十一五”以来,由于需求不足,新增产能投放积极性不高,新增产能增速略大于需求增速;由于季节因素,淡季压力非常大,采取淡季停窑缓解供需矛盾。

华北:供需关系持续恶化,主要是“十二五”期间,需求增速下滑过猛所致,放大了供给增长带来的压力。

中南、西南、西北:“十一五”期间新增产能增速均远高于需求增长,但中南在“十二五”有所改善,需求增速超过新增产能增速,主要是湖北和广东控制新增产能力度大。

 

最受市场关注三大城市群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长三角:是经济启动最早、水泥市场发展最先的地区,也是最早领会上升期市场出现掉头承受产能压力、最早反思遇到市场供需转变并加以行动的区域。行业以控制新增产能增长为主要议题,“十一五”、“十二五”供需关系一直得以改善缓解,较稳妥地把握供需同步增长。

珠三角:落后产能比重较全国高,新增熟料“十五”高速增长,“十一五”仍保持较高速度;“十二五”区域内占据绝对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控制产能投放,供给增速迅速回落,需求保持较高增长,市场供需关系得以明显改善。

京津冀:较华北地区供需关系,京津冀表现更为严峻,需求连续三年负增长,是市场表现不佳最根本的原因。京津冀地区率先“跳水”,是否类似于当年“浙江现象”,作为市场下行的先锋,会否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值得思考、关注——下行期市场究竟要关注什么,解决什么,提升什么,挤压什么?下行期市场,产业、企业是否准备好了?

 

二、“新常态”:经济回归周期轨道 水泥进入“需求平台期”

政策刺激效应弱化,显示经济发展不可抗力地进入市场回归轨道,水泥产能过剩是不争事实,而更值得关注的是需求下滑风险。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基建资金承压在考验着后市,“需求平台期”成为水泥“新常态”。

此前两个年度低点2008年、2012年,经济、市场出现下滑态势,政府果断出台投资政策救市,4万亿、4万亿2.0版,拉动市场反弹。然而两次刺激的市场反应有着很大区别:

反弹的时期缩短:2008年4万亿投资力度延续了3年,直至至2012年市场再度下行;而2012年救市只在2013年4季度昙花一现,2014年再度回落。

 

反弹的幅度缩小:三个低点年份(2008、2012、2014)增速都在5%以下;高点年份(2009、2010、2011、2013年)水泥增速都是两位数,但增速呈下降态势,第二轮周期高点2013年的增速为10.19%,低于第一轮周期高点2009年5.6个百分点。

这些增速点、时间段构成一个向下“箱体”,水泥市场下行态势基本形成。

根本区别在于, 2008年至2010年仍处于市场成长期,2012年市场已出现疲态。经济发展不可抗力地进入正常周期回归轨道,因此在市场和政策两种力量博弈中,政策刺激效应在弱化。习李不再延续以往“GDP至上”论,对靠投资拉动经济模式进行调整,强调容忍稳增长的"新常态",水泥走势开始向“需求平台期”靠近。

 

1~8月数据初显“需求平台期”来临

进入2014年水泥“需求平台期”开始显现,结合固投、房地产、基建、水泥产量数据分析:

固投:今年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32%,较去年同期再度下降4个百分点,是近十多年增速首次下滑至20%以下的年份。各个地区均呈现市场下行趋势,尤以华北(京津冀)、东北、西北地区表现更为明显。

房地产投资:2013年冲高,2014年1~8月增速较去年同期迅速回落6个百分点至13.15%,下滑趋势在除华北市场外,其他地区表现都很明显,东北进入负增长(-7%),西北房投增速大幅下滑20个百分点,是导致西北固投、水泥需求下滑最主要的因素。

基建:与房地产投资一致,在2013年冲高后,2014年回落,但回落幅度小于房地产投资,东北基建下滑幅度达22%进入负增长,西南、西北基建增速仍有提升。

房地产、基建导致水泥需求下滑,对水泥产量的影响非常明显,2014年1~8月全国水泥产量增速3.5%,是近年新低。全国各地区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下滑,华北(京津冀)表现最差,京津冀已是连续3年负增长。

 

 

 

后市压力: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下滑、基建资金到位

2012年以来市场下行态势已初现端倪,煤炭、钢铁等产业先行于水泥产业,在2011年年中价格升至最高位后,价格均一路下滑,最新数据显示:秦皇岛动力煤港口价480元/吨,螺纹钢价格2,800元/吨,均是最高点时期价格“腰斩”,是近5年来最低价格,有分析师指出“其实这两年钢铁行业就已经在‘过冬’,但冬天远未结束。

 

今年房地产销售全面遭遇“滑铁卢”,风声鹤唳,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管桩产业,两者产量增速均大幅回调9个百分点。水泥地理今年在市场调研中,深刻感到混凝土、管桩、房地产公司市场压力远较水泥企业大得多,时间也提前得多,受市场压力,资金短缺、开工不足、赊账已成为普遍现象。

 

房地产下行对水泥市场的压力是刚刚开始,跟踪房地产新开工数据,在2013年短暂增长后,2014年再次进入负增长,1~8月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2.8%,是近十年来下降幅度最大年份,新开工面积对水泥需求的影响将在今年四季度、明年市场表现更为突出。尽管近期房地产从放松“限购”,到近日再次出台降低贷款利率等,正如多家研究机构认为,此次政策能够延缓房地产下行趋势,但很难逆转。

 

基建项目投资尽管略有下滑,但政府受限于高地方债、企业受限于贷款收紧,下一步能够维持关键看资金能否到位——“铁路资金缺口6万亿”、“棚改2017年完成目标需要大约2.5万亿资金支持,3倍于中央补贴的地方配套资金从何而来?”而国家近期发布对地方政府不再兜底的信息,种种因素中,水泥业也愈加感到市场在不远将来会进一步下滑的压力。

 

三、4季度研判:能否反弹?反弹力度?

从月度水泥产量分布规律看,4季度是传统旺季。但从全国历年4季度水泥价格看,在2010、2013年出现较大涨幅,分别为60元/吨和40元/吨,这两年价格上涨主要得益于外力推动作用。2010年限电,2013年4万亿2.0版,都是在年末发力,在市场旺季放大需求,这种价格拉升力量主要体现在华东和中南地区。其他年度有一定涨跌,但幅度不大。

 

华东、中南:4季度水泥涨价的主要地区,华东是2010年限电最大受益者,当年年末价格大幅提升160元/吨;而中南是2013年项目拉涨幅度最大地区,上涨90元/吨。

西南:4季度是市场旺季,一般价格都会有一定增长幅度,除2011年受产能过剩压力影响,旺季反而下调,其余年年份四季度价格上调30元/吨。

华北、东北、西北:这几个区域由于季节原因,施工旺季在5~10月,11月后基本不再施工,价格还有所下降,4季度再涨价动力不足。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价格反应敏感,表现有所不同:

京津冀,冀东、金隅主导市场,由于近年市场萎缩,除2010年限电致四季度价格反弹70元/吨,其余年份年末弹性不大。

长三角,4季度是传统旺季,在外力推动下,海螺、中建材市场运控能力增强,近年来基本上都有较好表现,2010年年末国家限电、2013年年末需求放大,价格大幅拉升。

珠三角,价格一直比较稳定,4季度是传统旺季,价格提升,华润、海螺主导市场,2013年年末需求放大,价格大幅拉升。

 

北部地区受气候影响,四季度并非其传统旺季;主要是南部区域企业传统盈利最好时机,可谓“一年之计在于四季度”。然而目前已至9月底,从市场反馈信息看,大部分地区价格上调力量仍然不足,西南部分地区价格有所下行,在前8月表现强劲的华南市场自9月也开始显现疲软,长三角地区在9月份开始拉涨。各地区涨跌互现,造就全国9月份平均价格仍与8月持平。

长三角是目前几大地区中唯一价格上涨地区,但市场反应需求回暖幅度仍低于预期,价格上涨大多为企业信心。接下来市场价格能否挺住并继续稳中求上,走出企业所期待的2013年持续向上轨迹?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需求是基础,大企业集团是支柱,二线实力企业是关键,安徽巢湖地区的新增产能既具规模,又有物流优势,这个地区的稳定直接影响到长三角。在“新常态”经济下,需求放缓是最大考验。

 

 

四、应对:大企业对市场下行已经有所行动

2012年市场动力不足,一路持续走弱,年末国家注入4万亿2.0版;市场在2013年年末发起冲刺出现转机;然而进入2014年,房地产引发市场再度大面积再现下行态势,5月旺季也没有旺起来,4万亿2.0版刺激作用昙花一现。很多产业倍感冬天已经来临,水泥也开始步入秋天。市场是否转入“需求平台期”,成为水泥行业要面对的“新常态”。近期,在水泥地理和水泥领军企业高层、分析师进行沟通,“市场下行期”、“需求平台期”词汇开始频现,并逐步形成共识。

 


市场上升期,企业抓住时机,为规模、利润而扩张,形成大企业集团,同时中小企业在市场中也有各自定位,同步市场成长。好市场造就好企业。协同也好,竞争也罢,都是市场这只手在推动。这个时期的企业竞争,主要是为争夺市场空间而竞争,竞争有个尺度,打到成本线,企业都会止步。企业间存在成本差异,竞争使企业出现分化,强者恒强。回顾水泥产业这10年,很多本地领军企业没有把握住市场高速成长机会,发展节奏缓慢,被外来新军挤压出局。

市场下行期来临,才是真正残酷竞争的开始。这个时期的竞争是生存之战,是为企业生存而战——对企业来说,优势企业必然会通过挤压和并购,进一步扩大对市场控制力,成本高企业将面临出局危险,逼迫企业只有练好内功避免出局;当强势企业竞争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走向竞合,这时要应对的不是企业,而是市场,是市场逼着企业走到一起面对市场。对于产业来说,这就意味着进一步结构调整、提高集中度、产业升级。

市场在推动产业发展,而市场下行也在考验着产业和企业,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在应对市场下行已有所行动:

世界水泥巨头拉法基、豪西姆在2014年7月份共同宣布对等合并,通过重新理顺区域布局,出售部分工厂和业务,从而缩减成本、减轻债务、提高股东回报率,重塑全球水泥行业格局。

国内水泥龙头海螺在近期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行业之间大并购肯定会发生,有意愿牵手公司进行合作的公司比较多,但海螺目前并购重点仍然是符合公司并购条件的中小型水泥企业,全国有近15%产能是潜在并购对象;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海螺初期在印尼、缅甸和越南各规划1,000万吨产能,印尼南加项目已进入工程收尾阶段,孔雀港项目(400万吨粉磨站)将开工,将产能目标将增至2,000万吨,并已对缅甸完成全国性规划。

中国建材的转变则体现在转向内部整合——将此前兼并重组的企业进行优胜劣汰,细究如何减债降本,打造核心利润区;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应收款。

中材重新理顺自身战略布局,将水泥产能总量控制在1亿吨左右,并对不同区域进行分别对待:在没有控制力的市场,处理一部分或者全部资产;在如西藏这种需求还有增长空间的地方,适当上生产线;有发展前景的,在总量控制前提下,支持原生产线再扩张再发展;加大技改和淘汰力度,2008年以前建的新型干法生产线,该技改的技改,该淘汰的淘汰,淘汰落后量与新上量需相当。

冀东,其战斗力得到国内水泥龙头老大海螺和与其在京津冀同台竞技的金隅共同认可,“冀东都是一条线一条线建起来,做的非常好,矿山资源好,生产线基本都是5000 t/d,且由专业人员配置。”然而最早成为品尝区域市场下行考验的企业,正积极应对,逆势扩大销量,提高市场份额;内部狠抓成本,赚钱利润空间。